關于華公 | 人才招聘 | 縣級分校 | 市場合作 | 聯系我們 | 網站糾錯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贛B2-20090096 贛ICP備2022000487號|出版物經營許可|營業執照|觸屏版
版權所有2005-2025 江西華公未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HGJY100.COM) ALL RIGHIS RESERVED 全國客服執線:400-966-2799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791-87596552 舉報/反饋/投訴郵箱:feedback@233.com
事業單位考試:申論材料如何“讀”
申論成績難以提升的考生各有各的難處。但歸根到底,申論寫不好除了不會“寫”,更有考生不會“讀”,閱讀材料“會”錯命題人的意,自然所寫的要點便不是命題人所要的“點”。正如“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考生讀申論材料也會有不同的認知,但申論作答是在主觀題中找出“客觀的要點”,如何做到考生寫的“要點”便是命題人設置的“要點”?關鍵在于透過材料讀懂“命題人”。樹立“采點”思維。
例如:給定資料介紹了永濟村的致富史,請概括其經驗做法。
【材料節選】永濟村在新中國成立前是“光山禿嶺亂石溝,十人見了十人愁;旱澇風雹年年有,莊稼十年九不收”。全村有大大小小 239 條干涸貧瘠的溝壑,332 座光禿禿的山頭,森林覆蓋率不到 2%。20 世紀 50 年代初,22 歲的張一雁成為永濟村的黨支部書記。為了改變生存環境,張一雁帶著村民上山種樹。
【錯誤示范】由于該材料是整篇材料的第一段,且有不少數據,不少考生略讀后,自信地認為,這不就是“背景介紹”嘛,沒有要點,從而直接跳過該段,去讀下一段。
【正確示范】該段按時間可劃分為兩層:
第一層——新中國成立前永濟村窮困;第二層——20 世紀 50 年代初,永濟村的黨支部書記張一雁帶著村民上山種樹。題干所問是概括其經驗做法。可見要點不會是第一層,應該集中在第二層,但關鍵是如何寫“要點”?
有的考生直接抄“帶村民上山種樹”,這表面是遵從了原材料,但卻不是命題人真正的意思。我們重點來看第二層:20 世紀 50 年代初,22 歲的張一雁成為永濟村的黨支部書記。為了改變生存環境,張一雁帶著村民上山種樹。這只有兩句話,但兩句話的核心很明顯——張一雁成為永濟村的黨支部書記且帶著村民上山種樹。一個能“帶”,一群人愿跟?這里的核心很顯然是“誰”“帶村民上山種樹”。這里的“誰”這個主體才是關鍵,但是分析到這有的考生還是會寫錯要點,原因在于缺乏一點政治素養。
有的考生抓住的關鍵詞是“張一雁”這個人,但我們并不弘揚個人英雄主義,再看“張一雁”的身份,發現他是“村的黨支部書記。”基于這個身份,帶著村民上山種樹。從而得出,該段的要點是——堅持黨的領導。
閱讀材料,沒有表明看的那么粗淺,也不會過于復雜。只要考生樹立了正確的閱讀思維,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自然能透過文字了解命題人的深意,從而寫對要點!
關注微信公眾號(江西公考在線)
及時掌握考試資訊獲取備考資料
回復“備考資料”領取備考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