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華公 | 人才招聘 | 縣級分校 | 市場合作 | 聯系我們 | 網站糾錯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贛B2-20090096 贛ICP備2022000487號|出版物經營許可|營業執照|觸屏版
版權所有2005-2025 江西華公未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HGJY100.COM) ALL RIGHIS RESERVED 全國客服執線:400-966-2799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791-87596552 舉報/反饋/投訴郵箱:feedback@233.com
2023吉林三支一扶考試試題及考點④(781)
★世界物質統一性的內在表現就是世界的普遍聯系。聯系具有以下特征:
1. 普遍性。聯系的普遍性包括兩層意思:
(1)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現象和過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與周圍的其他事物、現象和過程這樣 或那樣地聯系著,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
(2)任何事物、現象、過程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環節也是互相聯系、互相作用著的。比如六度空間理論(即小世界理論),一個人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這表明世界是相互聯系的一個整體,普遍聯系是通過“中介”實現的。還有往年試題中出現的“蝴蝶效應”都是體現聯系普遍性的原理。
2.客觀性。客觀性是指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事物之間的客觀聯系不能被改變、創造、消滅。例如人類之間的血緣關系,這種血緣上的聯系本身不會因為人們的想法而發生改變,是客觀存在著的。
3.多樣性。多樣性是指在普遍聯系中,聯系的形式是多樣的,不同的聯系對事物的發展起著不同的作用。例如自己和家人的聯系、和朋友之間的聯系與愛人之間的聯系,都是各有特點,彼此不同的,個人與周圍事物之間存在著多樣化的聯系。
4.條件性。條件性是指任何一種聯系總是在一定條件下的聯系,是指某一事物相關聯的、對它的存在和發展發生影響的諸要素的總和。這種條件性具體表現在:每兩樣事物之間的聯系必須是在滿足一定的條件下才會產生的,沒有達到特定的條件,兩樣事物是不會產生聯系的。
5.系統性。系統性是指若干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要素可構成具有穩定結構和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比如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間就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構成一個整體。
★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
1.實踐決定認識
(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3)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4)實踐是檢驗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2.認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認識對實踐反作用具有兩重性:正確的認識對實踐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錯誤的認識則對實踐起消極的阻礙作用,甚至導致實踐的失敗。
★1982年9月黨的十二大通過的黨章,對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內涵做出了新的論述和概括: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1939年10月,毛澤東發表《〈共產黨人〉發刊詞》一文,闡明了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革命的三個基本問題,同時也是新民主主義勝利的三大法寶。
★新民主主義總路線
1948年4月,毛澤東在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表述中明確指出:“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這就是中國的新民主主義的革命,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在當前歷史階段的總路線和總政策。”它以簡潔的文字,精確地規定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者、動力、對象、任務等一系列基本問題。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基本經驗
①同農民結成堅固的聯盟。
②正確處理同資產階級的關系。
③堅持黨對統一戰線的堅強領導。
★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基本要求
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的辯證關系為:
(1)解放思想是實事求是的內在要求和前提
(2)實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歸宿
2.從實踐標準到“三個有利于”標準
尊重實踐,尊重群眾,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根本體現。生產實踐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實踐,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尊重實踐必須尊重群眾的愿望和群眾的首創精神,認真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善于總結群眾創造的經驗,集中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來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
“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也是鄧小平理論的主題。
鄧小平提出要搞清“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其實質就是要求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認清社會主義的本質。
1.社會主義的本質
1992年,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對社會主義本質這一重大問題作了總結性的理論概括。這是鄧小平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增添的新內容,作出的新貢獻。他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一科學概括是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有內在的嚴密邏輯,包含了豐富的思想內容。
2.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既是我們搞社會主義的目的,也是檢驗我們是否真的搞社會主義的標準。我國目前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科學發展觀的形成條件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是科學發展觀形成的根本依據。
(2)我國在新世紀新階段的階段性特征是科學發展觀形成的現實依據。
(3)當代世界的發展實踐和發展理念是科學發展觀形成的重要借鑒。
★科學發展觀是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科學發展觀最鮮明的精神實質。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鄧小平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集中起來就是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
★加強黨的建設。
關注微信公眾號(江西公考在線)
及時掌握考試資訊獲取備考資料
回復“備考資料”領取備考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