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華公 | 人才招聘 | 縣級分校 | 市場合作 | 聯系我們 | 網站糾錯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贛B2-20090096 贛ICP備2022000487號|出版物經營許可|營業執照|觸屏版
版權所有2005-2025 江西華公未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HGJY100.COM) ALL RIGHIS RESERVED 全國客服執線:400-966-2799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791-87596552 舉報/反饋/投訴郵箱:feedback@233.com
行文化再興之舉,固鄉村振興之本
行文化再興之舉,固鄉村振興之本
鄉村文化是推動農村發展的重要資源,是中華文化的核心要素,更是是鄉村振興的內在驅動。不過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盡管我國早已意識到文化振興之于鄉村振興的重要性,但文化基礎設施薄弱等問題卻依然層出不窮。不僅導致村民精神文化生活難以滿足;還會造成群眾文化歸屬感喪失;甚至阻礙鄉村振興戰略的踐行。為此,鄉村文化再興正當時。
完善文化設施是文化再興的前提。文化再興要設施先行。當前我國在農村文化建設過程中,大力推進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文化廣場在各地紛紛開建,文化書屋在各地頻頻動工,傳習基地拔地而起……文化配套設施的建設,不僅為村民提供了業余休閑的舞臺,更營造了良好的村風民俗,從而助推了村民文化素養與生活品質提升,最終推動著精神文明向物質文明轉變,助力鄉村振興。因此,為了促進鄉村發展,必須大力推動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促進鄉村再興。
培育文化人才是文化再興的保障。人能盡其才則百事興,文化再興同樣需要人才支撐。如今,鄉村人才有漸近凋零之勢,青壯年外出務工導致鄉村空心化;村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外界人才不愿來、留不住等突出問題,都成為制約鄉村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使得文化再興成為無源之水、無根之木。打破瓶頸才能迎來復興,d市贛劇團等單位通過與行政村簽訂協議,邀請藝術名家現場講課演出,傳藝、傳神、傳德,不僅為鄉村培養了一大批本土人才,還將戲曲文化的種子播撒到鄉村校園;更讓原生態文化財富得到傳承,這正是人才推動文化再興的生動例證。
加強文化管理是文化再興的基石。受到歷史與現實環境的影響,與經濟建設相比,鄉村文化建設嚴重失衡、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投入尤為緊缺,究其原因,表面上是黨的各項文化方針政策難以落實到基層,而根源卻是文化管理體系不完善所導致的管理失位。鄉村是中國文化的發源地、鄉村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基,齊抓共管才能保證鄉村文化再興。因此,一方面,政府應當完善相關制度,通過建立獎懲制度提高基層干部對文化的重視,激活文化治理內生動力;另一方面,與社會治理相銜接,積極發揮群眾自治作用,通過成立鄉村特色文藝團隊等方式,打造文化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新時代新征程,在目前我國農村發展由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文化下鄉向文化在鄉轉換的新常態下。只有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培育人才、完善文化管理體系,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豐富文化內核,提升文化傳播能力,從而使得文化再興,為鄉村振興強基鑄魂。
關注微信公眾號(江西公考在線)
及時掌握考試資訊獲取備考資料
回復“備考資料”領取備考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