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華公 | 人才招聘 | 縣級分校 | 市場合作 | 聯系我們 | 網站糾錯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贛B2-20090096 贛ICP備2022000487號|出版物經營許可|營業執照|觸屏版
版權所有2005-2025 江西華公未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HGJY100.COM) ALL RIGHIS RESERVED 全國客服執線:400-966-2799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791-87596552 舉報/反饋/投訴郵箱:feedback@233.com
2023江西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打開優秀傳統文化新篇章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在百年未有大變局視域之下,中國已進入全面建設現代化強國新征程。作為其中關鍵一環,建設文化強國,增強民族自信是順勢而為、應勢之舉。中國傳統優秀文化是最深厚的軟實力,傳承歷史文脈可豐富精神世界,發展優秀文化可照亮民族的精神家園。因此,做好優秀傳統文化新篇章,助力建設文化強國。
蹄疾步穩邁出第一步,保護文化,薪火相傳。“鑒古而知今,彰往而察來”,文化工作理當回顧過去,總結經驗,才能溫故而知新。傳統戲曲日漸式微,民間劇團經營慘淡;浩如煙海的古籍文獻面臨脆弱易損困境;文化遺址陷入保護與弘揚的兩難境地……任何一種形式的文化瑰寶都需要精心保護,只有代代守護才能世世相傳。當前是高新技術的時代,中華傳統文化修護借技術的東風夏蘇綻放。西藏古籍文獻全球“云共享”平臺提升了資源利用最大化兼顧了不可再生資源保護;數字技術使敦煌壁畫“活起來”走出石窟來到尋常百姓眼前。可見依托現代科技手段使傳統文化迸發新活力,兼顧保護與開發,守住了紅線也獲取紅利。因此,只有保護,文化才能傳承。
步步為營走好第二步,創新文化,推陳出新。“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做好文化領域新課題,離不開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近年來,傳統文化類型綜藝節目層出不窮,收獲人氣口碑,也傳播了中國詩詞、史籍等優秀精華;故宮文創產品一經推出就得市場歡迎,通過打造衍生品延伸文化產業鏈條,增加經濟效益;傳統劇目通過網絡直播平臺,插上互聯網翅膀,貼新百姓生活,隨時隨地欣賞豐富生活。“明者因勢而變,知者隨勢而制”,中國文化工作者在保證文精華不變的前提下,主動求變、靈活應變、創新形式、轉變思路,使文化增強了“活血”能力。由此,只有求新,文化才能常新。
踏石留痕躍出第三步,培育人才,接續力量。“治國經邦,人才為急”,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才是文化事業的堅實力量者,是文化發展的中堅建設者,更是文化效益的直接創造者。著眼于當下各種傳統技藝,僅靠落后的傳授方式使傳播面受阻,年輕一代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忽視和認識誤區,導致了青黃不接的境地。然而,少有鳳翔木版年畫這樣打破傳統教育模式的桎梏,改立專業人才培訓機構,并將這門技藝帶進學校,讓文化“活起來”、“立起來”,激發了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與熱愛。“培育人才是德,發掘人才是義,善用人才是能”,未來文化的建設離不開育才、引才、用才。因此,只有依靠人才,文化才能新生。
提交優秀傳統文化的新答卷,做好傳統文化“保護”的新課題,才能使文化高樓地基穩固;做好傳統文化“創新”的附加題,才能使文化事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做好傳統文化“人才”的必答題,才能使文化賡續不斷,進而開啟文化強國新征程。
關注微信公眾號(江西公考在線)
及時掌握考試資訊獲取備考資料
回復“備考資料”領取備考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