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華公 | 人才招聘 | 縣級分校 | 市場合作 | 聯系我們 | 網站糾錯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贛B2-20090096 贛ICP備2022000487號|出版物經營許可|營業執照|觸屏版
版權所有2005-2025 江西華公未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HGJY100.COM) ALL RIGHIS RESERVED 全國客服執線:400-966-2799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791-87596552 舉報/反饋/投訴郵箱:feedback@233.com
2017上半年事業單位聯考綜合應用能力真題與答案(B)
一、概念分析題:分析材料中的觀點、表述,按要求回答問題。(22分)
觀點一:現代工業的裝備條件,農業科技的進步與創新為農業現代化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使作為現代農業基礎條件的基礎設施和物質裝備得到了不斷的完善,這大大增強了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降低了農業的生產經營成本和經營風險,改變了農業弱勢產業的地位。
觀點二:農業現代化是指農業生產單位或生產地區,根據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特點,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戶為基礎,以龍頭企業或合作經濟組織為依托,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系列化服務為手段,通過實現種養加(種植、養殖、加工)、產供銷、農工商一條龍綜合經營,將農業再生產過程的產前、產中、產后諸環節結為一個完整的產業系統的工程。
觀點三:農業現代化既是人類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能力的反映,同時也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程度的反映。農業現代化具有雙層含義:一方面要求盡可能多的滿足人類生存、生活的必需品,確保實物安全;另一方面是堅持生態良性循環的指導思想,維持一個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不濫用自然資源,兼顧目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合理第利益和保護自然資源,實現資源永續利用,這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要求,也是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前提。
問題:
1、根據觀點二可知,農業現代化的實現途徑是()
要求:簡明、準確,不超過10個字。
參考答案:一體化綜合經營
2、分別概括以上三種觀點所反映的“農業現代化”的基本特征。
要求:簡明、準確,不超過150字。
參考答案:
(1)技術先進。技術進步和創新提供動力,完善基礎設施和物質裝備,增強抵御災害能力,降低成本和風險。
(2)綜合經營。提供實現種養加、產供銷、農工商一條龍綜合經營,行成完整產業系統。
(3)和諧發展。一方面滿足人類需求,另一方面注重農業生態系統保護,實現資源永續利用,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二、校閱改錯題:下列材料在行文邏輯、文字運用方面存在一些錯誤或不當之處,如語句順序不當、語法錯誤、用詞不當、錯別字等,指出其中的8處并予以改正。(32分)
要求:指出及改正時,請使用句子序號,不用抄寫全句。
①丁酉雞年,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通過中國古老的青銅文化元素,做了一只氣宇不凡的青銅天雞。②創意是來自大家熟悉的神話。③因為沒有“眾雞先鳴,一雞隨鳴”之說,古人衍生出對“天雞”的神話,天將破曉時第一只啼叫的是神奇的天雞,它生活在桃都山上。
④作為一個異常勤奮的匠人,朱炳仁非常喜歡“聞雞起舞”這個成語。⑤他說,從距今兩三千年前開始,隨著歐亞大陸上農業文明的日臻成熟,人和雞的關系寄日益緊密。⑥從被人類馴化起,在漫長的歲月中,雞主要是用來祭祀、祭祖、占卜、報時的。⑦先秦時代,雞已是中原鄉村四處可見的家畜,《詩經》中類似“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的句子很多。⑧2005年的丁酉雞年,朱炳仁創作了第一套以“金雞報春”為名的青銅生在藏書票,取的也是“春臨四海、天雞一聲九州曉”之意十分明顯。⑨那套藏書票上的天雞是吸收了民間剪紙的靈感,天雞十分靈活,常常的尾巴,飛揚的羽毛,神似鳳凰。⑩而今年這只青銅“天雞”,有著青銅重器特有的厚重和威儀,尤其是各種青銅紋飾的使用,更是獨具匠心。(11)你看,雞冠上使用了陽刻的雷紋,雞身則為長冠鳳紋,頸部為細細的卷草紋,雞羽為大氣舒展的云雷紋,后尾則隆重地裝飾了【菱】龍紋。
(12)夏商周時青銅器上不同的紋飾代表著不同的寓意,反應著古人不同的圖騰崇拜和信仰,當代的創作借鑒了這些細膩繁茂的紋飾,使這只天雞不僅生動富麗,而且多了不一樣的威嚴氣質。
(13)中國的青銅鑄造,尤其是青銅器上繁復而多樣的紋飾藝術在世界文明和中華文明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
(14)朱炳仁設計的各種以銅質的文創產品都能看到這些大氣莊重的青銅紋飾,“通過生肖這種大眾最熟悉的形象來展示青銅文明,會讓普通人重新認識日漸遠離我們的生活的青銅藝術”
參考答案:
1、①句用詞不當。將“通過”改為“運用”或“融合”
2、③句語法錯誤。將“眾雞先鳴、一雞隨鳴”改為“一雞先鳴、眾雞隨鳴”
3、③句語法錯誤。將“對”改為“關于”或“有關”
4、⑦句用詞不對。將“家畜”改為“家禽”
5、⑧句標點符號錯誤。將“春臨四海、天雞一聲九州曉”改為“春臨四海,天雞一聲九州曉”
6、⑧句語法錯誤。將“十分明顯”刪除
7、⑨句用詞不當。將“靈活”改為“靈動”
8、(11)句語法錯誤。將“雞身則為長冠鳳紋”“頸部為細細的卷草紋”兩句順序對調
9、(11)用詞不當。將“反應”改為“反映”
10、(12)語法錯誤。將“世界文明和中華文明”改為“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
11、(13)語法錯誤。在“文創產品”后加一個“上”
三、論述評價題:閱讀給定材料,指出其中存在的4處論證錯誤,并分別說明理由,每條不超過100字
豆漿是人們的常用飲品,曾有媒體報道,一位女性常年喝豆漿,最終查出患有乳腺癌,所以女性常喝豆漿會使患乳腺癌的風險大幅提高。
乳腺癌的發病原因與人體雌激素過高有一定關系,豆漿中含有豐富的植物雌激素,如果女性過量攝入,會更可能患有乳腺癌。
乳腺癌的發病還與乳腺導管上的皮增生有關,過量攝入豆漿中的植物雌激素,有可能導致乳腺導管上皮細胞受到刺激,受刺激的上皮細胞可能由正常發育變為增生,最終必然產生癌變。
孕婦常喝豆漿,會造成胎兒畸形率的增加,孕激素和雌激素實際上是協調作用的,單純地補充雌激素,會造成孕激素雌激素間的比例失調,出現內分泌紊亂。
豆漿的營養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因此豆漿并不適宜人們長期飲用,常喝豆漿的人需要補充微量元素鋅;豆漿中的某些抗營養因素不利于人體對營養成分的消化吸收。
沒有煮熟的豆漿對人體有害,生豆漿中含有皂角素,能引起惡心、嘔吐、消化不良,還有一些酶和其他物質,如胰蛋白酶抑制物,能降低人體對蛋白質的消化能力。故而,常喝豆漿需要慎重。
參考答案:
1.第一段由“一位女性常年喝豆漿,最終查出患有乳腺癌”,推出結論“女性常喝豆漿會使患乳腺癌的風
險大幅度提高”存在邏輯錯誤,因為個例不能代表全部,推不出女性喝豆漿都會提高風險。(87 字)
2.第二段前面說“乳腺癌的發病原因與人體雌激素過高有一定關系”,但后面說“豆漿中含有豐富的植物
雌激素”存在邏輯錯誤,因為“植物雌激素”和“人體雌激素”是不同的概念,此處偷換概念。(89 字)
3.第三段由“可能”導致乳腺導管上皮細胞受到刺激及“可能”由正常發育變為增生”,推出結論“最終
必然產生癌變”存在邏輯錯誤,因為論據都可能性的,而結論說的是必然性,可能推不出必然。(89 字)
4.第四段前面說“孕婦常喝豆漿,會造成胎兒畸形率的增加”,但后面卻說結果會“出現內分泌紊亂。”
存在邏輯錯誤,因為內分泌紊亂和胎兒畸形率之前是否有關系不明確,無法推出會增加胎兒畸形率,強拉因果。
(96 字)
5.第五段說“常喝豆漿的人需要補充微量元素鋅”,但是后面的解釋是“豆漿中的某些抗營養因素不利于
人體對營養成分的消化吸收。”存在邏輯錯誤,因為并未說明鋅對豆漿產生的不利影響有什么作用。(91 字)
6.第六段中由“生豆漿對人體有害”,推出結論“常喝豆漿需要慎重”。存在邏輯錯誤。因為豆漿包括生
豆漿和熟豆漿,“生豆漿”樣本特殊,不足以概括總體“豆漿”特征,屬于以偏概全的錯誤。(84 字)
注:以上錯誤考生只需要找到其中任意 4 處即可。
四、寫作題:閱讀材料,按要求作答。(60分)
1、2015年,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然而在接受采訪時,這種戰勝了瘧疾的老人說自己已經“老化了”對能否得獎已經“無所謂”,也不在意是不是“三無教授”(無博士學位、無留洋背景、無院士頭銜)。老人說:“我是搞醫藥衛生的,就為了人類健康服務,最后藥做出來了,就是一個挺欣慰的事。”或許正是她看淡了一切,才沒有去爭取過多的身份屬性和名利標簽。也才使得她超然物外,潛心研究青蒿素,并最終取得了惠及世人的成果。
2、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93.3%的受訪者認為當下的年輕人急于成功的心理較為普遍。這固然有生活節奏太快,社會壓力太大的原因,但也與一些人的“成功焦慮”不無關系,這些患上“成功焦慮癥”的人認為,買車買房要趁早、金榜題名要趁早、著書立說要趁早、建功立業要趁早……似乎到了30歲還不成功,一輩子就沒希望了,在他們眼里,成功被狹隘地,偏執地披上了功利的外衣,成為金錢,名望和地位的代名詞。
請參考給定的材料,結合實際,圍繞“成功焦慮”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1、觀點明確,內容充實,結構嚴謹,語言順暢。
2、總字數800-100字。
四、【參考例文】
物質精神并重破解成功焦慮
狄更斯曾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誠哉斯言,物質財富不斷積累,科技進步日新月異,讓這個時代煥發出迷人風采。可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們,大都患上了“成功焦慮癥”,他們疲于奔波,想要早買車買房,早著書立說,早建功立業,甚至不惜變成“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這種焦慮,讓人的一生變得如此“干癟”,讓時代變得黯然無光。因此,走出成功焦慮,追尋精彩人生,才是美好時代的題中之義。
在轉型期社會中,正是因各種不確定因素增多,導致人們在成功焦慮中迷失自我。一方面,民眾物質壓力增大,導致出現成功焦慮。買房子、贍養老人、教育子女、應對疾病、維持生計、用于人情世故的“份子錢”,這些都是民眾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如何一勞永逸地解決這些困境?迅速成功是最好答案。于是,苦于成功卻又無法快速實現的人們就陷入了深深的成功焦慮中。另一方面,在轉型期社會,人們對成功內涵的狹隘化,也是導致成功焦慮的重要誘因。什么是成功?成功不僅僅包含金錢、名望、地位,更涵蓋著理想、使命、責任。
但在當下,成功被偏執狹隘地披上了功利的外衣。于是人們少了對精神家園的守望,少了對靈魂的慰藉。不安、焦慮,變成了成功的重要注腳。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實踐的起點”,了解成功焦慮的誘因,從物質與精神入手,有助于人們更好地走出成功焦慮,追尋精彩人生。
走出成功焦慮,緩解民眾物質壓力是當務之急。從收入角度而言,我國應根據時代發展逐步提高工資標準,增加轉移收入,探索合理稅費機制,逐漸減少稅負,增加民眾經營性收入。同時,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迫在眉睫,打擊灰色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增加較低收入……都是民之所望、民心所向。從支出角度來說,政府應穩定房價、物價,逐步提高社會保障標準,減少民眾支出。
除了重視物質方面,還有精神層面。正確看待成功,樹立理性心態與價值觀也是走出焦慮的重要一步。屠呦呦一生淡薄名利,專注研究,卻“名利雙收”;黃大年一心投入到教學與科研,不計得失,卻收獲“名望”……
縱觀這些人的事跡,不難發現,他們不會將成功等同于物質,而是將成功視為對理想的堅守、對使命的繼承、對社會的奉獻。這種成功觀,讓他們遠離焦慮,活出風采,砥礪社會。
人生如燈塔,重要的不在于華麗外表,而是在經歷無數風雨、歲月的侵襲后,能否依舊發出光芒……愿我們每個人都能走出成功焦慮,活出精彩人生!(967 字)
關注微信公眾號(江西公考在線)
及時掌握考試資訊獲取備考資料
回復“備考資料”領取備考大禮包